226.人工智能(1 / 4)

房间中的沉默持续了一段时间。

芬格尔喝光瓶中的威士忌,看向顾北:「故事听完了,现在你该兑现我们的约定了。」

复活eva。

顾北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,毕竟这是他和芬格尔的约定,芬格尔在他手底下卖命一年,他帮芬格尔复活eva。

而且芬格尔也确实一直在践行约定的内容。

在顾北外出的这一年时间里,芬格尔也没闲着,顾北交给他的工作其实不多,但都很棘手。

首先就是帮助哪都通制作人工智能。

这个事情看上去很不简单,但实际操作起来真的不简单。

人工智能(artificialintelligence)!

以计算机为基础,涉及心理学和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,并研究、开发用于模拟、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、方法、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,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,生产出的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。

又不是手机上那种随随便便就能拉出百八十个的瑟琴小网站,哪时能说创造出来就创造出来的?

哪怕是曾经参与过,甚至亲手制造了诺玛的芬格尔,在面对这个要求的时候也是脸色一阵扭曲。

因为其实他也不知道诺玛是怎么被编写出来的。

或许很多人会问,人工智能这种东西本质上还是一种程序,只要复制底层的数据代码,那不就可以批量生产了吗?

就像某个穿着铁皮富可敌国的花花公子,一边用着好管家贾维斯,背地里已经准备好了包括星期五在内的三个备用品。

但实际情况或许和人们的想象有些差距。

人工智能的编写没有那么简单。

只要有数据和代码就可以无限复制?

这种说法不无道理,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告诉我们,这是不可能发生的。

人类历史记载,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「eniac」诞生于1946年2月14日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。

没错,这台计算机诞生在一个情人节。

它的发明人是美国人莫克利和艾克特,这两个码农老哥很明显和某个情人节还在码字的作者一样是单身狗,闲着没事就在敲代码,然后这台计算机就出生了……

才怪。

混血种历史上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08年2月14日,由当时的秘党制造,那时候刚刚加入秘党的昂热才三十岁,还是个相对来说很年轻的小伙,他亲眼见证的那个家伙的诞生,它没有名字,大家都喜欢称呼它为「撒拉」,意为「亚伯拉罕的妻子」。

秘党遵循亚伯拉罕血统契约,而计算机就要遵守撒拉契约。

不过后来撒拉契约被一个叫图灵的小子给破除了,从那之后,计算机中没有了撒拉契约,取而代之的是图灵测试。

1946年2月14日,「eniac」诞生,但实际上人类并不知道,在那之前混血种已经研究了计算机几十年,将计算机的性能开发到了极致。

他们甚至用1和0创造出了一个会自主思考的生命,才将计算机的技术交给人类,那两个创造了「eniac」的美国人,不过是被推出来的人偶而已。

那个诞生在「撒拉」上的生命被冠以同样的名字,她也叫「撒拉」,人工智能「撒拉」。